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我们总能看到一群身着鲜艳制服、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的身影,他们就是外卖员。近年来,一个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:外卖员队伍中,中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。于是,一个疑问悄然浮现:外卖员,真的是中年人的最后归宿吗? 一、中年外卖员的现状 如今,打开外卖配送软件,配送员信息里,年龄在 35 岁以上的不在少数。他们当中,有的曾经是工厂工人,随着产业升级、工厂搬迁或裁员,失去了稳定工作;有的是个体小商户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下,生意难以为继;还有一些从事传统行业的中年人,薪资增长缓慢,难以支撑家庭日益增长的开销,无奈之下选择投身外卖行业。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,某外卖平台上 30 - 50 岁年龄段的外卖员占比已接近 40%。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长达 10 - 12 小时,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,无论严寒酷暑,风雨无阻。高峰期时,为了能及时送达订单,他们争分夺秒,在车流中穿梭,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、吃一口热饭。 二、中年外卖员面临的困境 - 高强度工作与身体压力:外卖配送工作对体力要求极高。中年人身体机能本就开始下降,长时间的骑行、爬楼,以及精神高度紧张,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负担。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关节炎等疾病在中年外卖员群体中十分常见。而且,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,也增加了他们患肠胃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- 收入不稳定:外卖员的收入主要依赖订单量。虽然看似每单有一定的收入,但扣除平台抽成、车辆损耗、保险等费用后,实际到手并不多。淡季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时,订单量会大幅减少,收入也就难以保证。此外,平台的一些奖励机制虽然诱人,但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并非易事,很多中年外卖员为了完成任务,不得不超负荷工作。
- 职业发展受限:外卖行业工作内容相对单一,中年外卖员在这个行业中很难获得技能提升和职业晋升的机会。与年轻人相比,他们在学习新事物、适应新规则方面可能稍显吃力,一旦年龄进一步增大,体力不支,就可能面临被行业淘汰的风险。而且,长期从事外卖工作,也不利于积累能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的经验和资源。
三、为何中年人会选择外卖员这份工作 - 门槛低:外卖员这份工作几乎没有学历、专业等方面的限制,只要会骑电动车、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,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。对于很多因年龄、学历等因素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中年人来说,这是一个相对容易进入的行业。
- 收入相对 “可观”:在一些地区,外卖员的收入如果按单量计算,在业务繁忙时,一个月下来能有几千元甚至更高的收入。这对于一些收入微薄或者失业的中年人来说,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选择。虽然工作辛苦,但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为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。
- 工作灵活性:相比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,外卖配送工作在时间上相对灵活。中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安排,选择在白天或者晚上接单,甚至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工作。比如,有的中年外卖员需要照顾家庭,接送孩子上下学,他们就可以在孩子上学期间接单,放学前收工回家。
四、外卖员并非中年人的最后归宿 - 政策支持与社会关注: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,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其从业人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。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,保障外卖员的劳动权益,如规范平台抽成比例、加强劳动安全培训等。同时,一些企业也开始探索为外卖员提供更多的职业保障和发展机会,比如推出外卖员转岗计划,让有能力的外卖员可以进入企业的其他部门工作。
- 自我提升与再就业:中年人虽然在体力上可能不如年轻人,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。许多中年外卖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,比如学习电商运营知识,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;有的通过参加成人教育,提升自己的学历,拓宽就业渠道。还有一些人发挥自己的特长,比如擅长写作的,开始尝试撰写与外卖行业相关的文章,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悟,逐渐向自媒体领域发展。
- 创业与合作机会:在送外卖的过程中,一些中年人发现了新的商机。例如,有的外卖员熟悉周边商家和居民的需求,与一些小商家合作,开展特色商品配送业务;还有的联合其他外卖员,成立小型配送团队,承接一些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的配送订单,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。
外卖员这个职业,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说,可能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渡阶段,而非最后归宿。虽然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,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努力,中年人们依然有机会摆脱现状,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、支持和关注,帮助他们在人生的下半场书写不一样的篇章。 |